500快三|-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v8.8.6
500快三2023-01-31 16:05

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文武双全 淡泊名利 尽忠报国******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最近,电影《满江红》掀起了一波观影热潮。故事中,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

  然而就在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不翼而飞。小兵张大与亲兵营副统领孙均被裹挟进一场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限一个时辰之内找到凶手。命运浮沉,小人物阴差阳错入局,故事就此展开。

  随着电影热映,人们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及著名词作《满江红》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河南省汤阴县岳飞纪念馆(又称汤阴岳飞庙)也火了。日前,岳飞纪念馆面向全国游客推出福利:“凡在岳飞纪念馆入门处熟练背诵《满江红》,即可免费游览。”

资料图:图为一名游客在岳飞纪念馆门前背诵《满江红》。靳晓晶 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有人认为岳飞智勇双全,岳飞精神的核心是“精忠报国”。也有人认为,岳飞是个文化人,书法也不错。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文武双全的岳飞

  少年时代的岳飞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很喜欢读书。读书之余,他还拜师学习骑射等,论武艺“一县无敌”。

  有资料显示,从20岁起,他参与指挥了很多次战斗。岳飞爱护士卒,治军严明,常常亲自监督士兵训练,遇事不徇私情。

  每到一地,岳飞往往亲自率领十数骑巡逻,检查军纪执行情况。他体恤民众,如果出现践踏农田等情况,都会按军法秉公处置。

  在岳飞的统帅下,“岳家军”形成了极强的战斗力,所向披靡。对此,金兵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资料图:图为展出的《岳武穆王武艺要论》 钱晨菲 摄

  据悉,岳家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岳飞在无数征战中总结而成。此前,湖北省黄梅县岳氏家族在修复祖墓时发掘了《岳家拳法》,后再编命名为《岳武穆王武艺要论》。

  岳飞十分好学,经常手不释卷。据记载,“其中心之所蕴,谋略之所施,往往见于表奏、题跋、吟咏之间。”

  一首《满江红》抒发了万丈豪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另外一首《小重山》则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岳飞彼时的心境,感情真挚。

  有说法称,他的书法师承苏体,水平很不错,旅途中还会自习小楷。

资料图:明人《岳飞像》轴。盛佳鹏 摄

  淡泊名利的一生

  实际上,岳飞品格高尚,一直很受人尊敬。他平时生活俭朴、淡泊名利,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勉励儿子们要“自立勋劳”。

  他对母亲十分孝顺。据说,当母亲生病的时候,岳飞会亲尝汤药,然后送到母亲床前,走路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打扰了母亲休息。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岳飞的故事。比如人们熟悉的“岳母刺字”,故事中提到,岳母希望岳飞永远以报国为志,于是便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不过,据记载,岳飞后背有“尽忠报国”四个字,深入肤理。有说法称,这四个字是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精忠报国”。

  时光流逝,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尊敬岳飞,以各种不同形式纪念这位古代名将。(完)

500快三

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新春走基层)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中新网阿拉善1月17日电 题: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都得收拾干净了,新年要有新气象。现在我们守边的条件越来越好,商店、卫生室、图书室、快递投放点,应有尽有,新的一年一定会更好。”李文娜一边收拾“职工小家”一边说。

  兔年将至,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民警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早早起床,“90后”夫妻俩将警务室和“职工小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特有方式送上新年祝福。

图为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举行升旗仪式。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图为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举行升旗仪式。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

  2022年年初,为了稳边固防,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决定在边境前沿建设抵边警务室,徐乃超得知情况后,主动申请前往一线,这也得到妻子李文娜的支持。

  事实上,从警14年,除去去非洲利比里亚维和的一年,徐乃超一直在荒原戈壁摸爬滚打,行走在守边戍边和堡垒户之间。他与李文娜从恋爱到结婚,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超2个月。

  作为一名辅警,以及一名移民管理警察警嫂,李文娜承担着工作和生活的重任,也承受着与丈夫的长期分离。“他要去茫茫戈壁屯垦戍边,我们见面机会更少了,索性就决定跟他一起去。”

图为徐乃超和李文娜。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图为徐乃超和李文娜。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

  一片天,一条路,五间砖房支口锅,两人一狗一台车。就这样,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正式成立。

  警务室驻扎在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查汉扎德盖嘎查,周边交通信息闭塞,大漠戈壁纵横,气候环境异常恶劣,人烟稀少。

  初来乍到的徐乃超夫妇需要对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103公里的边境线踏查走访,熟悉管辖区里的一切事务,担负着治安维稳和边境管理工作任务。

  “这里生产生活极度不便,我们吃水需要到15公里之外拉,警务室方圆30公里,仅有8户27人。”徐乃超说。

图为夫妻俩打扫“职工小家”。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图为夫妻俩打扫“职工小家”。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

  为更好地服务农牧民,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在戍边夫妻警务室成立了“职工小家”,成为联系边境地区干部职工、开展帮扶服务的前沿阵地。

  “职工小家”位于中蒙边境线附近,是内蒙古距离边境线最近的“职工小家”。

  浇树、喂羊、剪驼绒……“职工小家”成立后,徐乃超、李文娜开始开展帮扶服务。经过朝夕相处,夫妻俩很快掌握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完成了从“外来客”到“贴心人”的角色转变。

图为夫妻俩打扫“职工小家”。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图为夫妻俩打扫“职工小家”。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

  “额吉,这是我从旗里给您带的药,记得按时吃。”

  “叔,剪羊绒人手不够,您就说。”

  ……

  年逾古稀的敖云高娃患有慢性疾病,李文娜就用医学知识为老人义务辅助理疗;牧民巴图孟和家中人手不够,夫妻俩就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开展义务劳动。

  由于生活不便,夫妻俩又先后又申请建成党员E站、救助站、商店、快递点等。

  “这里配备了图书、医疗器材、生活物资,成了农牧民的集结站。”李文娜说。

  在牧民眼里,“职工小家”已经成为他们眼中的第二个家,一个处处体现温馨、凝聚民心的温暖小家。“这里就是我们牧民的娘家,有啥急事难事,首先就要来这里寻求帮助。”牧民恩图格日勒和乌仁说。

  “我今天巡查了23公里边境线,一切正常。”

  “徐警官,边境线附近有一辆外地车辆,你快过来。”

  ……

  “其实,我们是和牧民们一起在守边疆。”徐乃超说,农牧民在收获民警夫妻关心关爱的同时,也在尽心尽力地帮助守护边境安宁。

  戍边期间,夫妻俩每天都体会着戍边工作的乐趣和充实,他们还救助了一只腿有残疾的大型贵宾犬,取名“李富贵”,成为生活中的陪伴。

  在徐乃超和李文娜看来,边境的安宁,牧民的需要,就是他们坚守的动力。

  新的一年,徐乃超、李文娜夫妻二人依然行走在祖国的边境线上,用心守护安宁,用爱诠释责任,在维护边境稳固的同时,也收获着幸福、赞誉和感动。(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快三地图